王者之比天下,去妙巧,捐策謀,昭示之以至正大中之道而已。可以比天下,而不可以示天下,王者不由也,故曰顯比。然有比天下之道,而无比天下之心,可與比天下矣,猶之王畋焉。既圍而不合以逸之,又開三面以驅之。禽之在前者,既驅而失之矣,又且背而去者在所舍,嚮而來者在所取,則去者眾,來者寡矣。夫畋者,主於取也,而驅之使去,取之愈寡,何也?无取之之心也。无取之之心,則曷為取其嚮而來者也。驅之不去,而後不得已取之,取,我何心哉?自去自來,聽彼而已。夫惟不取禽,而禽自致,故為天子之畋。不誡人而人自親,故為王者之比。上使中者,上以中正比其下,下亦以中正比其上,非使之使也,不使之使也*。太王去邠,而從之者如歸市,則驅禽而禽不去;成湯征葛,而聞之者怨後予,則不令而捷於令,聖人何心哉?
*註:「不使之使也」五字從《學易記》增。
上一章节
[北宋]程颐-第08卦䷇比卦九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南宋]朱震-第08卦䷇比卦九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