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北宋]程颐-第38卦䷥睽卦•象传详解 上火下澤,二物之性違異,所以為睽離之象。君子觀睽異之象,於大同之中而知所當異也。夫聖賢之處世,在人理之常,莫不大同於世俗所同者,則有時而獨異,蓋於秉彝則同矣,世俗之失則異也。不能大同者,亂常咈理之人也,不能獨異者,隨俗習非之人也。要在同而能異耳,《中庸》曰:和而不流是也。不二注:(南宋)俞琰撰《周易集说》作“在人理之常則莫不同於...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睽卦
[东汉]荀爽-第38卦䷥睽卦•象传详解 《象》曰:上火下澤,睽。荀爽曰:火性炎上,澤性潤下,故曰睽也。君子以同而異。荀爽曰:大歸雖同,小事當異。百家殊職,四民異業。文武並用,威德相反,共歸於治,故曰君子以同而異也。 —— [唐]李鼎祚撰 《周易集解》 睽卦
[明]来知德-第38卦䷥睽卦•象传详解 同者理,異者事,天下無不同之理,而有不同之事。異其事而同其理,所以同而異。如禹稷顏回同道,而出處異。微子比干箕子同仁,而去就死生異是也。《彖》辭言異而同,《象》辭言同而異,此所以為聖人之言也。 —— [明]来知德撰 《周易集注》 睽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