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奪其與,悔也。然而眾不與四,是以悔亡。夫以五之尊而下與四爭,其所附則陋矣,故雖失所當得,勿恤,而往則吉。夫下與四爭,必來。來者爭也,則往者不爭之至也。五猶不爭,而四何敢不置之?故其所失,終亦必得而已矣。苟終於得,則其不爭,非獨四之利也。
上一章节
[春秋]子夏-第35卦䷢晋卦六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北宋]程颐-第35卦䷢晋卦六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