圭叔吕氏曰:虛取山之虛象,受人取山受澤之潤,象節初。齊氏曰:所謂受者歸斯受之也,若有心於受,則巳非虛矣。又曰:澤非山上所有也,而有焉,蓋為山之虛也,使止欲象。澤之通於山,則豈不可如蹇之山上有水,而必曰澤,非以其有水也,以其虛也。彼實也,故為蹇;此虛也,故為咸。趙氏輯聞云:彖辭、爻辭,與象辭義各有攸主,易變無窮,聖人之取義,未嘗執一釋。彖言咸感釋,象言虛受,唯圓機之士可以學易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1卦䷞咸卦•象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牛钮-第31卦䷞咸卦•象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