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彖傳》,是釋无妄彖辭,以明无妄則應天之命,匪正則失天之祐也。内外,以六畫之卦言,下三畫為内,上三畫為外;以三畫之卦言,下畫為内,上畫為外。凡畫卦者,自下而上有由内及外之義也。剛中,指九五。何之,言無所往也。祐,助也。
孔子釋无妄彖辭曰:卦之名為无妄者,以卦變剛自訟之二來而居初。則天德之剛,不馳於外,而還為一心之主。此中渾然,一无妄也。卦德震動乾健,既有震動之才,而不屈於物欲之擾。所主之剛,不因動而移也。卦體五之剛中,下應於二。既有實意之孚,而不涉形迹之偽。所主之剛,不因應而私也。无妄如是,理宜大亨,而必利於以正者。蓋以天之賦命於人,本無不正之理。而人之受命於天,必盡去邪妄之私。斯人之妄去而天之命見矣。所謂「其匪正有眚,不利有攸往」者,以正則可行,而匪正則不可行。乃猶自以為无妄而欲往焉。動而輒阻,又何之矣?失其所主之剛,而悖乎天命之正,其何以獲祐而行之哉?蓋天人無二理,總不出於一誠。所以惟命不于常,惟德為有常。若無无妄之實,而逞其私智,妄意天命可冀,其不流於後世圖讖之說幾希矣。聖人之書,不且為奸雄嚆矢哉!
【今注】
嚆矢:響箭,或猛箭。此言如果人沒有無妄的實心,聖人之書也同樣會淪為囂雄所利用的有利工具。《莊子.在宥》:「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接槢也,仁義之不為桎梏鑿枘也,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!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25卦䷘无妄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25卦䷘无妄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