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言,當善用其剛,隨時合宜,而不失其中也。
周公繫小過四爻曰:九四當過之時,剛而不中,宜有咎矣。然能以剛處柔,寧過於柔而為恭,弗過於剛而為傲。適合乎處過之宜,為弗過遇之之象,所以无咎者在此。若使任剛而往,則躁進而任事或疏,用壯而去邪過激,是過於剛矣。故有厲而當戒。所以然者,亦其時適當然耳。如因戒往厲,專於用柔,則將柔過而廢矣。故又勿用永守以為貞,但當斟酌時宜,善用其剛,以求合乎中,則處過之善道也。
孔子釋四象曰:四之弗過遇之者,惟其以剛居柔而不當位。雖不中,可以求中,所以弗過於剛而適合其宜也。若往厲必戒,往則過剛失中,終至於敗,豈久長之道乎。
按:剛柔貴於得中。九四所居之位,有中道焉。然當羣陰用事,以君子處小人之間,進而圖功,則為所傾陷。退而守道,亦不免孤危。進退行藏之際,岌岌乎難言之矣。惟審機觀變,動與時行,則剛柔並用,可以守中而不過。此四之所以无咎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62卦䷽小过九四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62卦䷽小过九四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