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春秋]子夏-第12卦䷋否卦六二•爻辞详解 柔履順中,承其上,小人得一時之中,故獲一時之吉。君子得其大中也,當其否也。不能包承於上,亦不能非小人,必避世異俗,安卑保命而已,故雖否而終通也。 —— [春秋]卜商 《子夏易传》 否卦
[北宋]苏轼-第12卦䷋否卦六二•爻辞详解 陰得其位,欲包群陽,而以承順取之。上說其順而不知其害,此小人之吉也。大人之欲濟斯世也,茍出而爭之,上則君莫之信,下則小人之所疾,故莫如否。大人否而退,使君子小人之群不相亂,以為邪之勝正也。常於交錯未定之間,及其群分類別,正未有不勝者也,故亨。 —— [北宋]苏轼撰 《东坡易传》 否卦
[南宋]朱震-第12卦䷋否卦六二•爻辞详解 五包二,二承之,包承也。順以承上,小人之正也。六二在否之時,得位在內,小人也,故曰小人吉。九五中正在外,包小人而容之,雖包小人,而亦不亂於小人之群。坤為亂,三陰,小人羣也。包則和,不亂群則不流,此大人處否而亨歟。不曰君子者,處否而亨,非大人不能,若同流合汙,則否而已,焉得亨?天地相函,陰陽相包,否六二、六三,姤九三皆以陽包陰,大... —— [南宋]朱震撰 《汉上易传》 否卦
[南宋]杨万里-第12卦䷋否卦六二•爻辞详解 六二以柔諂之資,居大臣之位,下則并包羣小,而為之宗,如林甫得仙客、國忠之助;上則順承于一君,以堅其權,如林甫縱明皇逸欲之樂。當是之時,羣心相慶,可謂小人吉矣。為大人君子者,宜若之何?以否處否,以獨處獨,則身愈否,道愈亨,貞愈獨,群愈遠矣。羣謂羣小也。 —— [南宋]杨万里撰 《诚斋易传》 否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