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彖傳》,是釋既濟彖辭,勉守正而戒止心,所以通濟道之窮也。濟下疑脫小字。剛正,謂初三五。柔正,謂二四上。初吉,指六二。
孔子釋既濟彖辭曰:時當既濟,治定功成,豐亨之盛已過,而衰微之兆將開,其所為亨亦僅得其小者耳。然非守之以貞,雖小亨,豈易保乎?故辭言利貞者,卦之六爻,初三五以陽居陽,是剛得其正,而當乎剛之位。二四上以陰居陰,是柔得其正,而當乎柔之位。剛柔正而當本位,則剛能勵精以圖治,而不好大以生事;柔能持重以固守,而不因循以滋弊。保濟之所貴乎貞也如此。其初之得吉,以六二當濟之初,柔順得中,柔則敬慎而不渝,中則善用其柔而不過,有謹畏之小心,無廢弛之失事。濟道方興而得吉宜矣。至終之所以亂者,非終自為亂也。當既濟之終,人皆有苟且安止之心,則始之憂勤漸衰,終之怠荒日起,將百度俱廢,莫可支持,亂之所由生也。使人無止心,亂安從生?此濟道之窮,人所自取,可不以利貞為兢兢乎!
按:既濟之時,剛柔各正其位,極治之象也。然濟之初吉,不取剛正而取柔中,何也?柔中則持盈戒滿,任人守法,不事躁妄更張,而又非因循而止,故事治功成,自可久而不亂。若止則過柔而非中,一切不為,有良法而不能守,有正人而不知用。道窮則亂,所當深戒矣。
上一章节
《集说》平菴項氏-第63卦䷾既济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63卦䷾既济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