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曰: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
艮為止,止之道,唯其時。行止動靜,不以時則妄也。不失其時,則順理而合義。在物為理,處物為義,動靜合義理,不失其時也,乃其道之光明也。君子所貴乎時。仲尼行止久速是也。艮體篤實,有光明之義。
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
艮其止,謂止之而止也。止之而能止者,由止得其所也。止而不得其所,則无可止之理。夫子曰:於止知其所止,謂當止之所也。夫有物,必有則。父止於慈,子止於孝,君止於仁,臣止於敬,萬物庶事,莫不各有其所,得其所則安,失其所則悖,聖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,非能為物作則也,唯止之各於其所而已。
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
以卦才言也,上下二體以敵相應,无相與之義。陰陽相應,則情通而相與:乃以其敵,故不相與也。不相與,則相為背,為艮其背,止之義也。
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相背,故不獲其身。不見其人,是以能止。能止,則无咎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52卦䷳艮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北宋]苏轼-第52卦䷳艮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