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元]王申子-第32卦䷟恒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王氏申子曰:振者,運動而無常也。居恒之終,處震之極,恒終則變而不能恒,震極則動而不能止,故有振恒之象。在上而動無恒,其凶宜矣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恒卦
[宋]丘富國-第32卦䷟恒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【總論】丘氏富國曰:恒中道也,中則能恒,不中則不恒矣。恒卦六爻,無上下相應之義,惟以二體而取中焉,則恒之義見矣。初在下體之下,四在上體之下,皆未及乎恒者,故泥常而不知變,是以初浚恒,四田无禽也。三在下體之上,上在上體之上,皆已過乎恒者,故好變而不知常,是以三不恒而上振恒也。惟二五得上下體之中,知恒之義者,而五位剛爻柔,以柔中為恒...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恒卦
[宋]李舜臣-第32卦䷟恒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李氏舜臣曰:咸恒二卦,其彖甚善,而六爻之義,鮮有全吉者,蓋以爻而配六位,則陰陽得失,承乘逆順之理,又各不同故也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恒卦
[明]来知德-第32卦䷟恒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振者奮也,舉也,整也。振恒者,振動其恒也。如宋時,祖宗本有恒久法度,王安石以祖宗不足法,乃紛更舊制,正所謂振恒也。凶者,不惟不能成事,而反憤事也。在下入,乃巽之性,浚恒也。在上動,乃震之性,振恒也。方恒之始,不可浚而乃浚,既恒之終,不可振而乃振,故兩爻皆凶。上六陰柔,本不能固守其恒者也,且居恒之極,處震之終,恒極則反常,震終則過... —— [明]来知德撰 《周易集注》 恒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