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宋]朱熹-第12卦䷋否卦九五•爻辞详解 《語類》云:問:九五「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」如何?曰:有戒懼危亡之心,則便有苞桑繫固之象。蓋能戒懼危亡,則如繫于苞桑,堅固不拔矣。如此說,則象占乃有收殺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繫于苞桑也。【靠右】---(清)李光地等撰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卷二否卦苞,與包同。古《易》作「包」。陽剛中正以居尊位,能休時之否,大人之事也。故此爻之占,大人遇之則吉。...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否卦
[北宋]程颐-第12卦䷋否卦九五•爻辞详解 五以陽剛中正之徳居尊位,故能休息天下之否,大人之吉也。大人當位,能以其道休息天下之否,以馴致於泰。猶未離於否也,故有其亡之戒。否既休息,漸將反泰,不可便為安肆,當深慮逺戒,常虞否之復來,曰其亡矣。其亡矣,其繫于苞桑,謂為安固之道,如維繫于苞桑也。桑之為物,其根深固。苞,謂叢生者,其固尤甚。聖人之戒深矣。漢王允、唐李徳裕不知此戒,...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否卦
[春秋]子夏-第12卦䷋否卦九五•爻辞详解 大人者知存亡之道也。羣小竝進,雖可全正,雖得尊位,憂其危亡。順而從之,不敢以力,息於否之時也。其道乃固矣。正當其位,物猶不陵,故保其吉,而終遇也。 —— [春秋]卜商 《子夏易传》 否卦
[北宋]苏轼-第12卦䷋否卦九五•爻辞详解 九五:大人之得位,宜若甚安且強者也。然其實制在於內。席其安強之勢,以與小人爭而求勝,則不可。故曰休否,大人吉。恃其安強之勢,而不虞小人之內勝,亦不可。故曰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休否者,所謂大人否也,小人之不吾敵也,審矣。惟乘吾急,則有以幸勝之,利在於急,不在於緩也。茍否而不爭,以休息之,必有不吾敵者見焉,故大人吉。 —— [北宋]苏轼撰 《东坡易传》 否卦
[南宋]朱震-第12卦䷋否卦九五•爻辞详解 休,息也,九四否道已革,九五息否之時,二五相易,陰息於五,故曰休否,言九五之動也。大人居尊位正也,中正而健,德當乎位也。位者,聖人之大寶,雖有其德,无其位,不可也。有其位,无其時,不可也。息天下之否者,其惟有其位,有其德,又有其時乎?故曰大人之吉,位正當也,言九五之不動也。然未離乎否也,故又戒之。九五不動,不能與二相易,則安其位... —— [南宋]朱震撰 《汉上易传》 否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