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彖》曰:夬,決也,剛決柔也。健而說,決而和。
釋卦名義而贊其德也。以五陽決一陰,乾健而濟以兌說。則不至于怯,亦不過于猛矣。其決之也得无過不及之中,非決而和乎。健而說,以德言。決而和,以事言。
揚于王庭,柔乘五剛也。孚號有厲,其危乃光也。告自邑,不利即戎,所尚乃窮也。利有攸往,剛長乃終也。
柔乘五剛,以卦體言之。以一小人乘九五之君,跋扈橫恣之象也。其危乃光,危厲其心。必去小人,乃光顯也。所尚乃窮,言尚威武必至困窮。所以既告自邑而又不利即戎也。剛長乃終,謂一變純乾,乃无復小人也。易于剛乘柔不書,于柔乘剛則書。剝言不利有攸往,不欲其為純坤。夬言利有攸往,則欲其為純乾。皆扶陽抑陰之意。然以五陽去一陰,其勢似易,而聖人所以周防戒備之詞,无所不至。蓋小人有一之未去,皆足為君子之憂。人欲有一分之未盡,皆足為天理之累。此聖人所為三致意也。
上一章节
[明]来知德-第43卦䷪夬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曹魏]王弼-第43卦䷪夬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