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世事艱難之會,必得賢而後可以濟也。大蹇,謂非常之蹇。中節,能守其中德之意。
周公繫蹇五爻曰:九五居尊位,而當蹇之時,是其蹇乃國家安危之關,宗社存亡之係,而為莫大之蹇也。不幸而值此時,非得天下之賢,其何以濟?所喜者,五有剛健中正之德,勢力既足以招徠,而信義又足以結納,是以豪傑景附。自九二正應而外,如來譽、來反、來碩、來連之朋,羣然歸之,効力宣猷,而不患其終蹇矣。
孔子釋五象曰:九五當大蹇,而得朋來之助,豈無以致之哉?蓋中德存於平居之時易,存於變故之時難。五能守其中德而不變,則造次之頃而志概弗移,顚沛之遭而信義愈篤。是以能鼓舞賢豪,而得其慷慨悅從之心也。
按:五為蹇主,故曰大蹇。天下之蹇,直以一身肩之。湯之萬方有罪,在予一人;成王之遺大投艱於朕身,是也。然欲濟天下之大蹇,必需天下之大才。湯非伊尹、仲虺,無以昭九有之勳;成非周公、召公,無以著夾輔之烈。古之帝王,戡亂致治,孰有外於得人者哉。
【今注】
九有之勳:天下之功勳。九有,九州也,意指天下。「九有」一語出自《尚書.咸有一德》:「常厥德,保厥位。厥德匪常,九有以亡。」這是伊尹還政於太甲時所作,告戒太甲要有純一的德行。常其德,才能保其位。如果德行不常,那麼天下就會滅亡。
夾輔之烈:輔佐周室的功業。夾輔,輔佐。烈,功業。《左傳》僖公四年:「五侯九伯,女實征之,以夾輔周室。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9卦䷦蹇卦九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9卦䷦蹇卦九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