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彖傳》,是釋蹇彖辭,以明濟蹇之時用也。當位,指卦體各當其位。
孔子釋蹇彖辭曰:卦名為蹇者,有險難之義也。卦德坎為險,而坎居上,是險在前也;艮為止,而艮居下,是遇險而不進也,此所以為蹇也。夫明難察於幾微,而禍易成於猶豫。今見險而能止,則熟識利害之勢,而灼見安危之幾矣。其智矣哉!然見險固貴於能止,而又不可以終止。辭曰「利西南」者,卦變自小過而來,四之陽往居五而得中,是處平易之地,而可為進取之資,故利也。「不利東北者」,退則入於艮,是䧟險阻之地,而失形勢之便,故不利也。又曰「利見大人」者,卦體九五有大人之象,往而見之,則可資其陽剛之才,中正之德,以成濟蹇之功,此所以為利也。又曰「貞吉」者,卦體自二至上,五爻陰陽各當其位,有正之義。正則自無不吉。蓋扶大義,秉大公,以削平禍亂,整頓紀綱,而邦因以正矣,此所以吉也。合而觀之,當蹇之時,必得其地,必得其人,又必得其正,而後蹇始可濟。蹇之時用,豈不大哉!
按:蹇難之世,躁於進取者,每䧟於險而不能濟;昧於圖度者,又缺於用而不能濟。故必有大人出焉,具沈幾觀變之識,而又得撥亂反正之資,然後可以平大難而福蒼生也。要之必以智為本,有智則立乎險之外,以運於險之中,方能操全勝之局,而進止皆得其當。若冒昧從事,則一蹶塗地,安能濟蹇而成厥功乎。
上一章节
《集说》平菴項氏-第39卦䷦蹇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9卦䷦蹇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