彖曰:蹇,難也,險在前也。
蹇,難也。蹇之為難,如乾之為健。若易之為難,則義有未足。蹇有險阻之義,屯亦難也,困亦難也,同為難而義則異。屯者,始難而未得通:困者,力之窮:蹇,乃險阻艱難之義。各不同也。險在前也,坎險在前,下止而不得進,故為蹇。
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
以卦才言處蹇之道也。上險而下止,見險而能止也。犯險而進則有悔吝,故美其能止為知也。方艱難之時,唯能止為善,故諸爻除五與二外,皆以往為失,來為得也。
蹇,利西南,往得中也:不利東北,其道窮也。
蹇之時,利於處平易。西南坤方,為順易:東北艮方,為險阻。九上居五而得中正之位,是往而得平易之地,故為利也。五居坎險之中而謂之平易者,蓋卦本坤,由五往而成坎,故但取往而得中,不取成坎之義也。方蹇而又止危險之地,則蹇益甚矣,故不利東北,其道窮也,謂蹇之極也。
利見大人,往有功也:當位貞吉,以正邦也。
蹇難之時,非聖賢不能濟天下之蹇,故利於見大人也。大人當位,則成濟蹇之功矣,往而有功也。能濟天下之蹇者,唯大正之道。夫子又取卦才而言,蹇之諸爻除初外,餘皆當正位,故為貞正而吉也。初六雖以陰居陽而處下,亦陰之正也,以如此正道正其邦,可以濟於蹇矣。
蹇之時用大矣哉。
處蹇之時,濟蹇之道,其用至大,故云大矣哉。天下之難豈易平也,非聖賢不能,其用可謂大矣。順時而處,量險而行,從平易之道,由至正之理,乃蹇之時用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39卦䷦蹇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《折中》薛溫其-第39卦䷦蹇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