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二傷猶未切,而示以速去之道也。夷于左股,是傷猶未切之象。股在脛足之上,於行之用不甚切。左又非便用者,故云傷猶未切也。拯,救也。馬壯,如馬之壯者,能速行也。
周公繫明夷二爻曰:君子得位行道,固欲彰其有為之才,亦必一德同心,方可展其救時之用。今六二以明德處暗地,較之初九則位已近君。然志欲于飛,而事多掣肘,如傷其左股之象。當此時而不去,必且身中危機。即去而不速,亦恐禍患尋至。故為二計,當速於決去,如用馬壯之速以救之,則可以全身免禍而吉矣。
孔子釋二象曰:六二所處,較近於初,而乃得吉者,何哉?蓋知禍將及,時可去而不違其時,順也;去而適合乎當然之理,順以則也。惟順,故能合則,亦惟順以則,故能得吉。苟或不當去而去,而徒以苟免為心,則揆之於時,既不能順;揆之於理,又失其則,何吉之有哉?大抵人臣之遭逢既殊,則此身之去就亦異。可以久則久,晦明蒙難,文王箕子,利在於艱貞;可以速則速,接淅而行,孔子去齊,吉因乎順則。固各有其道也。宋儒蘇軾釋此爻,獨以二本在朝之臣,當忍傷以救君之闇,豈可如居下之初,潔身遠去,所謂用拯馬壯者,竭忠盡智,彌縫其闕,匡救其災。要在有濟國事於萬一爾。此言亦有合於為臣之義,故附錄之。
【今注】
接淅而行,孔子去齊:此典故出於《孟子.萬章下》:「孔子之去齊,接淅而行;去魯,曰:『遲遲吾行也。』去父母國之道也。可以速而速,可以久而久,可以處而處,可以仕而仕,孔子也。」淅為洗米水。接淅而行,淘著洗米水還來不及煮飯就走了,比喻離去之快速而匆匆。當時孔子在齊國時,齊景公問禮之後,因為讒言,也開始冷落孔子,於是孔子快速離去。相較之下,當年要離去父母國魯國時,則是「遲遲吾行」,心中不捨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6卦䷣明夷六二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6卦䷣明夷六二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