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躁進之難遂,而示以知所進也。遂,進也。
周公繫大壯上爻曰:壯終動極,志之剛也。故恃壯而動,無所顧慮。然其質本柔,才之弱也。故臨事而疏,莫知所措。如羝羊之觸藩,既不能退,而又不能遂其進,亦何所利哉?要其所以然,以躁動而失之輕易耳。猶幸其不剛,庶不終於恃壯者。若能詳慎於事幾,酌量於時勢,艱難持重而出之,則天下之事可以徐觀其宜,而善為之圖,終得遂其進而吉矣。
孔子釋上象曰:上六「不能退,不能遂」者,由其但知用壯,而處之不詳慎也。然艱則吉者,言能不恃其剛,而存克艱之念,則所謀自能如意,而不遂之咎不長矣,故吉也。蓋人心之躁進,皆起於不知艱;而剛德之純全,必由於能詳慎。故爻言艱,而象言不詳,皆所以抑其躁心,而善其剛德也。然則君子處方壯之時,據得為之勢,必以貞為壯之本。以中為貞之用,以禮為貞之表。周詳敬慎,不亢不激,則天德在我。既有以自勝,即有以勝人。倘若不能知艱,輕於一擊,是猶非時而震之雷,適以洩天道之和氣,而滋其乖戾耳。亦何濟於事哉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4卦䷡大壮上六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4卦䷡大壮上六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