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四前二陰,震為大塗。附兌*為附決,有藩決之象。輹,車之中幹也。輹壯則車強。四變坤,下乘三陽,有大輿壯輹之象。以陽居陰,疑於不正。所處非中,似乎有悔。然當壯之時,為壯之主。以剛居柔,行不違謙。不極其剛,不失其壯。故凡事得正則吉,悔可亡也。所以然者,前臨二陰如藩之決,无阻隔之勢。後乘三陽,如輹之壯,有大行之具也。貞吉悔亡,與咸九四同。但在咸為不得其正,故有憧憧往來之戒。在壯又為不極其剛,所以有藩決不羸之喜也。又大畜九二在三陽之中,為六五正應所畜,故有脫輹之象。壯則九四在三陽之上,六五陰勢方衰,故有壯輹之象也。
*文瀾本作「互兌」為是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34卦䷡大壮九四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曹魏]王弼-第34卦䷡大壮九四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