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卦艮下乾上,邪道漸長。正人宜避,故名為遯。卦辭言,君子當避小人,而又戒小人,毋害君子也。亨者,其道亨也。小利貞,言小人當存正道,不可恃勢凌迫也。
文王繫遯彖辭曰:君子之不能違者,時也;小人之不可越者,理也。此卦九五當位,而六二應之,似猶可以有為。但二陰浸長於下,有小人勝君子之漸。苟不稍為隱藏,則必身中其禍,故宜善自退避。形於外者,不使嫌隙之或乘,默為維持;主於中者,自得吾道之不屈。蓋遯則能亨,不遯則不亨也。若小人憑浸長之勢,凌轢君子,雖一時若可得志,然終非小人之福。惟利正以自守,而勿侵迫於陽,乃得保其貞而无不利。斯為小人計,當如此耳。
按:自古君子小人互為消長,君子往往以疾惡過嚴而不知遯,小人往往以比匪害正而不能貞。卒之,君子既罹其災,小人終亦不能自保,以至於兩敗。今卦象二陰已見,猶未及盛而偪陽。君子雖不可遽求退避,坐觀陰長。然匡濟之術,固宜默運。而形迹之間,尤貴善藏。使不至觸小人之忌,而潛消其悍然害正之心。庶幾上可以安國家,而下可以明哲保身也哉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3卦䷠遯卦•卦辞全文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3卦䷠遯卦•卦辞全文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