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有待而後發,未有不待而發;士有求而不應,未有不求而應,非珍身也,珍道也。珍吾道,猶汙吾道,而況貶吾道乎?六二主一代文明之大臣也,遠自坤之上六,惠然而來,以佐興文明之治者也。然非六五文明以止之君,有化成天下之文,秉中正柔順之志,以求六二之飾也,六二肯輕就乎?故曰賁其須。須,來也,亦待也。意興於上,吾與於下而已。與,許也,故曰與上興也。下有禮樂之文,而上未遑,君子惜其不待求而發;上有禮樂之問,而下无對,君子恥其求而不能應。雖然,寧取房杜,毋惜賈誼。房杜不能,必有能者矣。至曰未遑,舉吾道而委溝矣,惜也。誼知易之賁,未知賁之須也。
上一章节
[春秋]子夏-第22卦䷕贲卦六二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南宋]朱震-第22卦䷕贲卦六二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