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彖傳》,是釋渙彖辭,以明渙之所以得亨也。剛來,謂九居二。柔得位,謂六居三。外,謂外卦。上同,謂三上同乎四。
孔子釋渙彖辭曰:時當渙散,不易得亨。卦名渙而辭即繫以亨者,何哉?蓋當渙時,非據可為之地,與能為之才,而復得人之助,皆不足以濟渙也。今卦變自漸而來,九來居二而得中,則得其所安之地,是山河險固,可為據守之資;形勢利便,可施攻取之計。所以濟渙者,有其地矣。六本柔也,乃往居三,得九之位,是本之以寬仁,濟之以雄斷,則恩足以結人心,而威足以禦强敵。所以濟渙者,有其才矣。又三與四皆陰,乃三上同於六四,當國步艱難,而得朋以助,則戮力同事,可以扶危定傾,而收再造之功名。所以濟渙者,又有其助矣。是以不終於渙,而可亨也。辭云王假有廟者,非徒為觀美而已也。蓋當渙時,祖考之精神散失,王者乃聚一己之精神,至於宗廟之中,上以揚謨烈之盛,下以作臣民之心,則對越如在,而祖考之精神有所凴依,而不至於散越矣。辭謂利涉大川者,非倖致也。蓋渙之時,非救時之才,不能有濟。卦象乘巽木於坎水之上,則以經綸幹理之才,為澄清天下之略,有以成濟渙之功也。
按:渙為險難之時,非形勢才力之兼善,則不能以有濟,而又必假廟以收人心之散,必涉川以拯天下之難。渙之得亨,豈易言哉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杨万里-第59卦䷺涣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59卦䷺涣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