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彖》曰:渙亨,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
《注》云:二以剛來居內,而不窮於險。四以柔得位乎外,而與上同。內剛而无險困之難,外順而无違逆之乖,是以亨。利涉大川,利貞也。凡剛得暢而无忌回之累,柔履正而同志乎剛,則皆亨,利涉大川,利貞也。
【靠右】---(曹魏)王弼著《周易注》卷六
孔穎達疏:注「凡剛」至「利貞也」。《正義》曰:「凡剛得暢而无忌回之累」者,此還言九二居險不窮,是剛得暢遂,剛既得暢,无復畏忌回邪之累也。「柔履正而同志乎剛」者,此還言六四得位履正,同志乎五也。剛德不暢,柔不同剛,何由得亨通而濟難,利貞而不邪乎?故言「則皆亨,利涉大川,利貞」也。注於此言皆者,凡有二意,一則《彖》雖疊「渙亨」二字,即以「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」釋之,下別言「王假有廟,王乃在中,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」,恐剛來之言,惟釋亨德,不通在下;二則先儒有以剛來不窮釋亨德,柔得位乎外釋利貞,故言皆以通之。明剛柔皆釋亨以下至於利貞也。
【靠右】---(唐)孔颖达疏《周易正义》卷六涣卦
王假有廟,王乃在中也。
《注》云:王乃在乎渙然之中,故至有廟也。
利涉大川,乘木有功也。
《注》云:乘木即涉難也。木者,專所以涉川也。涉難而常用渙道,必有功也。
孔穎達疏:注「木者專所以涉川也。」。《正義》曰:先儒皆以此卦坎下巽上,以為乘木水上,涉川之象,故言乘木有功,王不用象,直取況喻之義,故言此以序之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59卦䷺涣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唐]孔颖达-第59卦䷺涣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