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不當止而止,欲強制其心,而反動其心也。限,身上下之際,即腰胯也。夤,膂脊骨。列,分裂也。
周公繫艮三爻曰:道在天下,時行時止,不可膠固而不通。如限在人,可屈可伸,當上下之衝,而不可一於止者。九三過剛不中,據其一偏之見,執於止而不知變,是艮其限者也。如是則事勢乖離,物情睽隔,若分裂其夤然。夫却動求靜,心豈能靜?外既不合於人情,内必不慊於心志,其為危厲,熏灼於心,不安之甚矣。
孔子釋三象曰:止道貴乎得宜,原不可以固執。九三艮其限而不知變通,自謂可以制心,而豈知適以裂夤。其危厲之勢,必至熏心也。
按:寂然不動者,心之體,固不可以徇物;感而遂通者,心之用,又不可以絶物。所以心日應事而常泰然,未嘗以強制為止也。九三以一奇橫於卦中,有艮限之象。以一陽間乎四陰,有列夤之象。限分上下,夤列左右。各止其所,無相資相待之意,故此心危厲而不安也。由此推之,天下猶一身然,君臣共治。元首股肱,謂之一體,苟間隔不通,則堂陛朝野之間,判然為二,君澤何由下濟?民隱何由上聞?欲以興起至治,難矣。其患可勝道哉?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52卦䷳艮卦九三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52卦䷳艮卦九三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