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周易观彖〗十二卷。清李光地著。光地生平见《周易折中》。是书惟解说《卦传·天地定位》一章,发明《易》理,兼证以《易》象,于数则略。其于取《系辞》“知者观其彖辞,则思过半”二句训解曰:“彖辞所取,或有直用其爻义者,或有通时宜而爻义吉凶准以为决者。故以是观之,不中不远,惟其合始终以为质,故时时物不能外”,《观彖》之名取之于此。解“九四,重刚而不中”句,、不以“重”字为衍文;解说“履霜坚冰阴始凝也“句,不从魏《志》,作“初六履霜”;解“后得主而有常”句,不从程《传》,增“利”字;解“盖言顺也”句,不以“顺”为“慎”;以及“比吉也”句,“比之匪人”句、“同人曰”句,“小利有攸往天文也”句、“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”句、“渐之进也”句、“上九鸿渐于陆”句、“与地之宜”句,皆不从程颐《传》、朱熹《本义》“脱误”之说惟据《汉律》《历志》;惟移“天一地二”二十字,从《程传》。“能研诸侯之虑”句,惟以“侯之”二字为衍文,从《本义》。其经义多尊古本,不肯随意改窜,犹有汉儒笃守之遗风。其说皆自抒心得,虽不甚附合程、朱之说,然“理足相明,有异同而无背触也”。有《回库全书》本,《李文贞公全集》《榕村全书》本。
书籍介绍 三卷,明高攀龙著。自序以为,其知易知,其能简能, 易简则天下之理得。故诠释《易》义,每条不过数言。主旨以天下有非易之心,而无非心之易,故贵于学。学之所...
[宋]項安世撰《周易玩辭》书籍介绍 十六卷,宋项世安著。书成于嘉泰二年(1202年)。本书专门阐释《周易》象辞。南宋庆元年间,项安世谪居江陵,杜门不出,专攻四书...
[清]陈梦雷撰《周易浅述》介绍: 〖周易浅述〗八卷。清陈梦雷(1651—1741)著。梦雷字省斋。一字则震,晚号松鹤老人,侯官(今福建闽侯)人。康熙初进士,官翰...
[清]纳兰性德辑编《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》介绍 〖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〗八十卷。清纳兰性德(1654-1685)辑编。性德,原名成德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州正黄...
点校信息 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 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 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30册•經部24•易类 本书介绍 明代崔铣研究《周易》的著作。共5卷。...
国朝钱澄之撰。澄之原名秉镫,字饮光,自号田间老人,桐城人。家世学《易》,又尝问《易》於黄道周。初撰一书曰《易见》,因避兵闽地,失其本。又追忆其意撰一编,曰《易火...
[南宋]朱熹撰《周易本义》说明: 《周易本义》为朱熹著。朱熹(1130——1200),字元晦,亦字仲晦,别号有晦庵、晦翁、云谷老人、沧州病叟等。天资聪慧。十四岁...
宋朱熹(1130-1200)撰,宋朱鉴(1190-258)编。哲学《周易》研究著作,二十三卷。朱鉴字子明,朱熹长孙,以荫补迪功郎,官至湖广总领。见《闽中理渊源考...
〖周易窥余〗十五卷。宋郑刚中(1088—1154)撰。刚中字亨仲,浙江金华人。绍兴进士,官至礼部侍郎,依附秦桧,赞同割地求和,后出为川陕宣抚副使,谪居桂阳军,又...
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》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48册•經部42•易类(清)胡煦撰《周易函書•别集》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