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仁夫(1253-1335),字观复,号麟洲,江西庐陵永新人。为有元一代名儒、教育家、诗人。被时人尊为“龙夫子”,明国子监称他“天下道学之宗”。《江西通志》:学者称麟洲先生。
其博究经史,以道自任。有《周易集传》传世,诗文并称于时,而文“尤奇逸流丽”。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。与吴澄、吴应澍等交好。晚年创办书院,与好友于此讲学。
博究经史,以道自任。宋亡,负海内重名,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等。晚年寓居黄州讲学。诗文并称于时,而文“尤奇逸流丽”。文集不传。《皇元风雅》收其诗六首,《全元文》录其文八篇。龙仁夫自幼专心致学,博览群书,经、传、子、史,无不精究,著有《周易集传》八卷,今存。生平事迹见刘岳申撰《祭陕西提学麟洲龙先生文》(《申斋集》卷一二)、《元史》卷一九〇、《元诗纪事》卷七。
刘岳申《祭陕西提学麟洲龙先生文》:“盛年驰誉而远…其为诸侯宾客也,以师道自尊。其为广文先生也,以正气自负…讲学南北之交…及退老孔山之上…岂执着为坚劳。来者或以公为河汾,或以公为东坡…盖公之学贯穿理数,出入王霸,迂儒瞽生固不足匡略其万一。”晚年龙仁夫和董敬中、吴应澍共同创办书院,并邀请同乡好友、大儒吴澄前来,四人在书院讲授。
史载龙仁夫去世后,遗嘱安葬黄州不归原籍,门生为立“龙夫子之墓”碑,当时士大夫经过墓前都要下马落轿祭拜。
《安徽通志》:江西永新人,父起澐,避兵居太湖(今属安庆)之凉泉,键户著书,深明性理之学,州郡交辟不起。祖父皓庵,敦崇诗书,忠厚温文。
龙仁夫生于宋末战乱之中,自云:“与诸先侄得于兵燹之后,相保相完,家之幸也。”在泰和既教馆又读书。元至正二十三年(公元1286年)忽必烈统一中国后,令待御程钜夫到江南访求人才。龙仁夫吏部初试,相府二试,殿廷三试,文章都中首选,录用为翰林学士承旨。仁夫在翰林院,有“清华才子”的美誉,雪楼(程钜夫)送匾,额云:“翰苑菁华”。
至元三十年,以琵琶亭题诗故,出为江淮省饶州路双溪山长。大德五年,调湖广省武昌县崇阳山长。至大四年,升广西梧州路儒学教授。仁夫潜心研究学问,专心讲学。后擢陕西儒学提举。甲寅开科(延祐复科)后湖、浙、河三省聘为主考。
他治学严谨,且善于识才选才。多次主持乡试,经他选拔的人,多成为当世名士。仁夫所得名士甚多,号“一时龙门”。《南村辍耕录》记载:元统元年(公元1333年),宇文公谅,湖州人,试官考卷,以文不中式,将黜之。时坐主(主考官)龙麟洲先生,江西老儒也,年八十余,力主此卷,卒置榜中。及会试,果登高第,授同知婺源州事。同科中试的还有左榜李祁、刘基,右榜余阙、月鲁不花等。其他如欧阳玄等。泰定元年(1324年)尝为庐山东林寺道惠《庐山外集》作序,道惠《谢龙麟洲先辈作诗序》:
道德文章海内尊,欧苏以后竟无伦。
河东昔现九苞凤,江北今观一角麟。
三省秋闱严棘令,两朝天阙下蒲轮。
平生题品多佳桂,半是庭前立雪人。
晚年携子侨居黄州阳逻,筑室孔子山下,立院讲学,时称龙仁夫书院,为问津书院开山之鼻祖。年八十三卒。龙仁夫墓,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境内。
题琵琶亭
老大蛾眉负所天,尚留余韵入哀弦。
江心正好看明月,却抱琵琶过别船。
诗歌评价:
《隐居通议》:“其后有题诗于琵琶亭者云云(按:此条引自隐居通议卷十)。一日吕老见之挥泪。语意深婉,信佳句也。”或云燕五峰右丞偕龙麟洲谒吕文焕,酒酣命赋诗,以琵琶亭为题,既而好事者流传。
醉石
净社归来倒石床,醒馀肝胆卧松篁。
行人只赏陶公醉,谁识悲凉述酒章。
(该诗为安徽省黄山市醉石所作)
即席作
菡蓞池边风满衣,木樨亭下雨霏霏。
老夫记得坡仙语,病体难禁玉带围。
诗歌评价:
《辍耕录》:”龙麟洲先生过福建,宪府设燕,命官妓小玉带佐觞。酒半,宪使举杯谓曰:‘今日之欢,皆玉带为也。愿先生酬之以诗。‘时先生负海内重名,雅畏清议,又不能违宪使之请,遂书一绝句云云。于时举席称叹,尽欢而散。盖前辈既不肯拂人意,又不欲失所守,而且用事清切,一时风致可想见,信非野儒俗士所能及也。”
(清)李光地撰《周易通論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周易通論,易類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周易通論四卷,國朝李光地撰。光地字厚菴,安溪人,康熙庚戌進士,官至大學士,諡文貞...
緯書流行於西漢,相較於「經」書,緯書可以說是輔助「經」書之作,儒家五經都有各自的緯書,《易經》則有《易緯》。易緯系列:乾坤鑿度、乾鑿度、坤靈圖、是類謀、稽覽圖、...
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經部電子書版本說明:依據版本: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鄭玄,字康成,從馬融學,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。馬融對於鄭玄有「鄭生今去,吾道東矣。」的感...
注:本文转自台湾南郭子先生创办的易学网:https://www.eee-learning.com/目前南郭子站長在輸入整理《四庫全書》中所收錄的《易林註》,已經...
(西汉)焦延寿撰《焦氏易林》目录原文无卷别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七易林 術數類四 占卜之屬提要臣等謹案易林十六卷,漢焦延壽撰。延壽,字贛,梁人,昭帝時由郡吏舉小黃令...
清黃宗羲所著《易學象數論》可以說是研究象數易學的經典之著,不只對兩漢以來象數易學的義理多所整理與闡述,也廓清宋明儒者的諸多見解。四庫全書本提要中引梨州先生於南雷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20册•經部14•易类朱元昇字日華,南宋知名易學家。其易學祖述邵雍及劉牧,主要以河圖、洛書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47册•經部41•易类(清)惠士奇撰《惠氏易說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:《惠氏易說》六卷:國朝惠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(文渊阁)第15册•經部09•易类 (南宋)呂祖謙等撰《古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古周易易類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07册•經部01•易类 (清)惠棟《增補鄭氏周易》提要欽定四庫全書經部一新本鄭氏周易易類提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2册•經部06•易类(宋)程大昌撰《易原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原》八卷,宋程大昌撰。大昌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19册•經部13•易类(宋)税與權撰《易學啟蒙小傳》提要【臣】等謹案《易學啟蒙小傳一卷》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