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北宋]程颐-第34卦䷡大壮六五•爻辞详解 羊羣行而喜觸,以象諸陽並進。四陽方長而並進,五以柔居上,若以力制則難勝而有悔,唯和易以待之,則羣陽无所用其剛,是喪其壯于和易也。如此則可以无悔。五以位言,則正以德,言則中,故能用和易之道,使羣陽雖壯无所用也。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大壮
[南宋]朱熹-第34卦䷡大壮六五•爻辞详解 《語類》云:喪羊于易,不若作疆埸之易。《漢書食貨志》疆埸之埸正作易,蓋後面有「喪牛于易」亦同此義。今《本義》所注,只是從前所說如此,只且仍舊耳。【靠右】---(清)李光地等撰《周易折中》卷五喪,息浪反。《象》同。易,以豉反,一音亦。《旅》卦同。卦體似《兌》,有羊象焉,外柔而內剛者也。獨六五以柔居中,不能抵觸,雖失其壯,然亦无所悔...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大壮
[元]胡炳文-第34卦䷡大壮六五•爻辞详解 胡氏炳文曰:旅上九喪牛于易,牛性順,上九以剛居極,不覺失其所謂順,此曰喪羊于易,羊性剛,六五以柔居中,不覺失其所謂剛,自失其壯,故爻獨不言壯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大壮
[清]李光地-第34卦䷡大壮六五•爻辞详解 案:壯之道貴乎得中,九二方壯之時,以剛處中,壯之正也。至六五則壯已過矣,又以柔處中,則無所用其壯矣,故雖喪羊而无悔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大壮
[明]来知德-第34卦䷡大壮六五•爻辞详解 易音亦易即埸,田畔也。震為大塗,埸之象也。本卦四陽在下,故名大壯,至六五無陽,則喪失其所謂大壯矣。故有喪羊于易之象,既失其壯,則不能前進,僅得无悔而已,故其象占如此。 —— [明]来知德撰 《周易集注》 大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