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宋]朱熹-第20卦䷓观卦上九•爻辞详解 【總論】《語類》云:問:觀卦陰盛而不言凶咎。曰:此卦取義不同,蓋陰雖盛於下,而九五之君,乃當正位,故只取為觀於下之義,而不取陰盛之象也。問:觀六爻,一爻勝似一爻,豈所居之位愈高,則所見愈大耶?曰:上二爻意自別,下四爻是所據之位愈近,則所見愈親切底意思。【靠右】---(清)李光地等撰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卷三觀卦上九,陽剛居尊位之上,雖...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观卦
[北宋]程颐-第20卦䷓观卦上九•爻辞详解 上九以陽剛之德處於上,為下之所觀而不當位,是賢人君子不在於位,而道德為天下所觀仰者也。觀其生,觀其所生也,謂出於己者,德業行義也。既為天下所觀仰,故自觀其所生,若皆君子矣,則无過咎也。茍未君子,則何以使人觀仰矜式,是其咎也。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观卦
[清]李光地-第20卦䷓观卦上九•爻辞详解 《折中》案:上九觀其生,似只是承九五之義而終言之爾。蓋九五正當君位,故曰我。上非君位,而但以君道論之,故曰其。辭與九五無異者,正所以見聖人省身察己,始終如一之心,故《象傳》發明之曰:「志未平也」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观卦
[南宋]杨万里-第20卦䷓观卦上九•爻辞详解 君子身有用舍,志无用舍。上九以剛陽之德,而居一卦之極,當无位之地,而負達尊之望。故其志未嘗一日不反觀其德之出於己者。吾之德,其皆君子即,乃无過咎,何也?吾之身不為天下之所用,而吾之德為天下之所仰,豈以身之約而志之安乎?故曰志未平也。子思之在魯,子方之在魏,裴晉公之在綠野,其身彌退,其憂彌重,故君子无位而有憂,小人有位而无憂。 —— [南宋]杨万里撰 《诚斋易传》 观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