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宋]趙汝楳-第18卦䷑蛊卦九三•爻辞详解 趙氏汝楳曰:二三之剛,三有餘於幹:初四五之柔,四不足於幹。重剛之才,易失於太過,則小悔固所宜也。然蠱由以亨,何大咎之有?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蛊卦
[元]胡炳文-第18卦䷑蛊卦九三•爻辞详解 胡氏炳文曰:幹蠱之道,以剛柔相濟為尚。初六六五,柔而居剛,九二剛而居柔,皆可幹蠱,不然,與其為六四之過於柔而吝,不若九三之過於剛而悔,故曰小有悔。若不足其過於剛,繼之曰无大咎,猶幸其能剛也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蛊卦
[南宋]杨万里-第18卦䷑蛊卦九三•爻辞详解 革弊者,非剛則革不力,過剛則禍必亟。過剛而禍不亟者,九三其庶乎?然亦危矣。九三以剛處剛,過剛也,見天下之弊,不勝其憤,欲一决而去之,此其禍不爲晁錯,則爲景延廣。然能小有悔而无咎者,九三處巽之極,以極順行過剛,故過而不過。小有悔,過剛也,无大咎,極順也。子房之安太子,仁傑之存唐嗣,其蠱之九三乎? —— [南宋]杨万里撰 《诚斋易传》 蛊卦
[南宋]朱震-第18卦䷑蛊卦九三•爻辞详解 上九處位不當,父之蠱也。九三重剛,幹父之蠱,而剛過中者也。剛過動則小有悔,然无大咎者,雖過而正也。三,下卦之終,故又曰終无咎。夫无大咎,未免小有咎,聖人以謂終无咎,以其體巽也。易解曰:不應上,子之能爭而不從其父令者也。 —— [南宋]朱震撰 《汉上易传》 蛊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