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宋]朱熹-第16卦䷏豫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渝,以朱反。以陰柔居豫極,為昏冥於豫之象。以其動體,故又為其事雖成,而能有渝之象。戒占者如是,則能補過而无咎,所以廣遷善之門也。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豫卦
[北宋]程颐-第16卦䷏豫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上六陰柔,非有中正之德,以陰居上,不正也。而當豫極之時,以君子居斯時,亦當戒懼,況陰柔乎?乃耽肆於豫,昏迷不知反者也。在豫之終,故為昏冥已成也。若能有渝變,則可以无咎矣。在豫之終,有變之義。人之失,苟能自變,皆可以无咎,故冥豫雖已成,能變則善也。聖人發此義,所以勸遷善也,故更不言冥之凶,專言渝之无咎。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豫卦
[清]李光地-第16卦䷏豫卦上六•爻辞详解 《折中》案:貞疾與成有渝兩爻之義,亦相為首尾,如人之耽於逸樂,而不能節其飲食起居者,是致死之道也。苟使縱其欲而無病,則將一病不支而亡也,無日矣。惟其常有疾也,故常能憂懼儆戒而得不死也。然所貴乎憂懼儆戒者,以其能改變爾。向也耽於逸樂,昏冥而不悟,殆將習與性成矣。今乃一變所為,而節飲食,慎起居,則可以復得其性命之理,豈獨不死而已乎?...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豫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