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南宋]朱熹-第14卦䷍大有六五•爻辞详解 大有之世,柔順而中,以處尊位。虛己以應九二之賢,而上下歸之,是其孚信之交也。然君道貴剛,太柔則廢,當以威濟之,則吉。如其象占如此,亦戒辭也。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大有
[北宋]程颐-第14卦䷍大有六五•爻辞详解 六五當大有之時居君位,虛中爲孚信之象。人君執柔守中,而以孚信接於下,則下亦盡其信誠以事於上。上下孚信相交也。以柔居尊位,當大有之時,人心安易,若專尚柔順,則陵慢生矣,故必威如則吉。威如,有威嚴之謂也。既以柔和孚信接於下,衆志說從,又有威嚴使之有畏,善處有者也,吉可知矣。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大有
[北宋]苏轼-第14卦䷍大有六五•爻辞详解 處群剛之間,而獨用柔,无備之甚者也。以其无備而物信之,故歸之者交如也。此柔而能威者,何也?以其无備,知其有餘也。夫備生於不足,不足之形見於外,則威削。 —— [北宋]苏轼撰 《东坡易传》 大有
[南宋]朱震-第14卦䷍大有六五•爻辞详解 五執柔守中,以誠信交於下,而其孚在二,孚信之應也。二交於五,體異志同,厥孚交如也。二以誠信交五,發五之剛志,謂之發者,五本有剛,因二而發之。信以發志,積誠不巳,至於不怒而威則吉。威,剛嚴也,六柔變九而在上,威之象也。大有之時,人心安易,若專尚柔順,則下无戒備,淩慢生矣。二乾為易交五離變乾,二復成離,離為戈兵,下有戒備之象。易傳曰... —— [南宋]朱震撰 《汉上易传》 大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