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北宋]程颐-第22卦䷕贲卦•象传详解 山者,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。火在其下而上照,庶類皆披其光明,為賁飾之象也。君子觀山下有火明照之象,以修明其庶政,成文明之治,而无果敢於折獄也。折獄者,人君之所致慎也,豈可恃其明,而輕自用乎,乃聖人用心也,為戒深矣。象之所取,唯以山下有火,明照庶物以用明為戒,而賁亦自有无敢折獄之義。折獄者,專用情實,有文飾則沒其情矣,故无敢用文以折... —— [北宋]程颐撰 《程氏易传》 贲卦
[南宋]朱熹-第22卦䷕贲卦•象传详解 《語類》:問「明庶政,无敢折獄」。曰:此與旅卦都說刑獄事,但爭艮與離之在內外,故其說相反。止在外,明在內,故明政而不敢折獄。止在內,明在外,故明謹用刑而不敢留獄。如今州縣治獄,禁勘審覆,自有許多節次,過乎此而不決,便是留獄,不及乎此而決,便是敢於折獄。《尚書》要囚至於旬時,他須有許多時日,與《周禮‧秋官》同意。【靠右】---(清... —— [南宋]朱熹撰 《周易本义》 贲卦
[南宋]蔡渊-第22卦䷕贲卦•象传详解 蔡氏淵曰:有山之材,而照之以火,則光彩外著,賁之象也。明庶政,離明象,政者治之具,所當文飾也。无敢折獄,艮止象,折獄貴乎情實,賁則文飾而沒其情矣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贲卦
[明]何楷-第22卦䷕贲卦•象传详解 何氏楷曰:《呂刑》曰:非佞折獄,惟良折獄,苟恃其明察,而緣飾以沒其情,民且有含冤矣。故言刻覈者曰深文,言鍛鍊者曰文致,法曰文綱,弄法者曰舞文。治獄之多冤,未有不起於文者,此皆敢心誤之也。 —— [清]李光地等撰 《御纂周易折中》 贲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