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三求萃於近而不得,因示以知所從也。
周公繫萃三爻曰:六三陰柔,不中不正。上无應與,欲萃於四而不可,欲萃於五而又不能。嗟悼躊躇,一无所利,將如何而後可哉?惟有上六,情雖不相得,而分則實相應。往而從之,為合於萃之正,而无孤立之咎。但困然後往,而復萃於陰極無位之人,縱獲其萃,亦必不能得志行道,小吝終不免矣。
孔子釋三象曰:三之往萃於上而得无咎者,上雖無英明之才足以益人,然居說之極,性柔志謙,必能巽順以受三之萃也。小吝奚足恤哉!
按:萃原取陰萃於陽,下萃於上之義,故以見大人亨為聚以正。夫見大人而後為聚以正,則九四尚非當聚之人,況上六齎咨涕洟,而求萃不得者乎?然則上巽而往无咎者,何也?蓋萃之為道,論理之是非,不計勢之強弱。上雖陰極無位,實三之應也。宜應而應之,即不失其正矣。但君子自處,終願為六二之引吉,不願為六三之往无咎,此明良之遇,古今所以同致羨也夫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45卦䷬萃卦六三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45卦䷬萃卦六三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