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象傳》,是言君子體萃象,而思患預防也。除,謂修治。戒,謂戒備。不虞,謂意外之變。
孔子釋萃象曰:兌澤上乎坤地,則水聚不流,草木暢茂,萃之象也。君子知水聚而不防,必有潰決之憂;眾聚而不防,必生爭奪之亂。故觀萃象而修除戎器,以謹伺夫猝然意外之虞,庶有備無患,而其萃可長保矣。蓋天生五材,誰能去兵?佳兵者,固不祥;忘戰者,亦必危也。君子當萃聚之世,而除戎器豈專尚威武哉?特戒不虞而已。彼始皇之銷鋒鏑,鑄鐘簴,則非謂之除戎器。若漢武席文景富庶之極,至窮師黷武,以求浩大之功,又豈戒不虞之義乎?
【今注】
天生五材,誰能去兵:《左傳》襄公二十七年:「天生五材,民並用之,廢一不可,誰能去兵?」
佳兵者,固不祥:老子《道德經》第三十一章:「佳兵者,不祥之器,物或惡之,故有道者不處。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」
忘戰者,必危也:《漢書.主父偃傳》:「國雖大,好戰必亡;天下雖平,忘戰必危。」
始皇之銷鋒鏑,鑄鐘簴:《史記.始皇本紀》:「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,銷鋒鑄鐻,以為金人十二。」《史記.秦漢之際月表》:「墮壞名城,銷鋒鏑,鋤豪桀,維萬世之安。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馮去非-第45卦䷬萃卦•象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45卦䷬萃卦•象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