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九五誠於益下,故能收得民之效也。我德,謂五之德。惠我德,謂下感五之德。
周公繫易五爻曰:天地生成萬物,不外一誠。大君懷保小民,亦不外一誠。誠者上下同流,而物我無間者也。九五為益之主,陽剛中實,凡所以損上益下者,咸本不忍之心,行不忍之政,念念出於至誠,事事本於忠厚,無一毫違道干譽之私,如是則何待問而知其元吉哉!但見上以誠感,下以誠應,而民之惠我德者,自有孚而無間。相喻之機,固有至神者矣。
孔子釋五象曰:人君惟無益下之實心,德澤偶施,即不勝沾沾自喜。此要結民心之小惠,而非大公無私之正道也。如果惠下之政,出於至誠惻怛,其為元吉,又何俟問焉。至於民惠我德,則我之惠及於天下矣。王者康濟一世之志,不大得乎!所謂民說无疆,其道大光者如此。
按:《洪範》言:「惟皇建極,斂五福以錫庶民。惟時厥庶民,於汝保極。」保極者,錫福之明驗也。益下之主,有孚惠心,則受益之臣民亦有孚惠我德。所謂羣黎百姓,徧為爾德者也。可見上下之勢雖甚懸,而感通之理則甚捷。故曰: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42卦䷩益卦九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42卦䷩益卦九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