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注》云:初為四應,二為五應,三不應上,失位負乘,處下體之上,故曰高墉。墉非隼之所處,高非三之所履,上六居動之上,為解之極,將解荒悖而除穢亂者也。故用射之,極而後動,成而後舉,故必獲之而无不利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40卦䷧解卦上六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唐]孔颖达-第40卦䷧解卦上六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