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人臣遭内難而能正其志者也。
周公繫明夷五爻曰:六五地處至暗,乃貴戚之卿,處王家之難。此時諫既不可回,義又無可去。惟以柔中之德,不徇君之非。正志而不亂,亦不失臣之節。委曲而不激,如箕子之守正而貞焉,乃為利也。
孔子釋五象曰:箕子當内難而能正其志,外固晦其明矣。然其本體之明自存,不可得而滅息也。使明與時息,則佯狂何以稱仁人之名?作《範》安能敘彝倫之道耶?蓋明不可息者,正晦其明,而利艱貞也。處箕子之地,當箕子之時,非艱無可為貞,非晦無可為明。蓋箕子之明雖晦,而箕子之志不可移。志不移則明不息,明不息而後可以為感悟君心之地矣。故志愈苦者守不渝,迹愈歛者幾不昧。外雖不露其明,而精忠炯炯。於艱難之中,未嘗一念回互,一念間斷。即運數難挽,成敗難期,而此心昭然,固可千古矣。惜乎當日之不諒其心也。
【今注】
作《範》敘彝倫之道:武王伐紂之後,請益箕子,箕子作《洪範》以敘彝倫之道。《尚書.洪範》:「惟天陰騭下民,相協厥居,我不知其彝倫攸敘。」彝倫,常道與倫常。彝原是宗廟中的常器,引申為常,為法。
回互:交相混淆參雜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6卦䷣明夷六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6卦䷣明夷六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