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,人當安常以貞遇,而戒徒憂者之無益也。缶,常用之器。
周公繫離三爻曰:以理言之,盛必有衰;以數言之,生必有死。此人之大常也。三居下體之終,是前明將盡,盛極將衰之候,故為日昃之離。當此時也,智力既無足恃,時會亦難强爭。倘不安氣數之常以自適,而戚戚於危亡之憂,以為旦夕莫保之計,如不鼓缶而歌,則徒大耋之嗟然,竟何益哉?祗速之斃耳,凶之道也。
孔子釋三象曰:離未至昃,猶或可久;既昃矣,則盛極將衰,何可久也?明者知其然,安常處順,又豈足以為凶乎?
按:《傳》曰:「有德則樂,樂則能久。」孔子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。衞武公年九十五,猶使人日箴戒於側,作詩自勵,云:「借曰未知,亦聿既耄。」聖賢以及時聞道為樂,以永不聞道為憂,豈有教人以時數將盡,以樂消日之理乎?此爻之旨,亦言人之道德功業,返諸己者無憾,然後可居易以聽其自然,所謂脩身以俟之耳。非一無所用心,而徒委諸氣數之謂也。
【今注】
有德則樂,樂則能久:語出《左傳‧襄公二十四年》。范宣子為政,向其他諸侯國收取「重幣」,也就是很高的納貢,鄭國深為所苦,子產書信勸說范宣子應以修德為基,令名為輿。最後成功讓范宣子改為「輕幣」。
孔子發憤忘食:《論語‧述而篇》記載,葉公問子路說,孔子是怎樣的人?子路答不出來。孔子知道了,就跟子路說:「你怎不說,孔丘這個人呀,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。」
衛武公:《國語‧楚語上》〈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〉:「昔衛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,猶箴儆於國。」衛武公年九十五時,還要求全衛國人,不要停止對他的規諫。
借曰未知,亦聿既耄:假設說你很無知嗎,怎麼還知道我老邁而糊塗了。語出《詩經‧蕩之什‧抑》,依《詩序》,該詩為衛武公所作,用以諷刺周厲王,同時也用以自我警惕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30卦䷝离卦九三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30卦䷝离卦九三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