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五居君位,止畜天下之邪惡。夫以億兆之眾,發其邪欲之心,人君欲力以制之,雖密法嚴刑,不能勝也。夫物有總攝,事有機會,聖人操得其要,則視億兆之心猶一心,道之斯行,止之則戢,故不勞而治,其用若豕之牙也。豕,剛躁之物,而牙為猛利,若強制其牙,則用力勞而不能止其躁猛,雖縶之維之,不能使之變也。若豶去其勢,則牙雖存而剛躁自止,其用如此,所以吉也。君子發豶豕之義,知天下之惡,不可以力制也,則察其機,持其要,塞絕其本原,故不假刑法嚴峻而惡自止也。且如止盜,民有欲心,見利則動,茍不知教,而迫於飢寒,雖刑殺日施,其能勝億兆利欲之心乎。聖人則知所以止之之道,不尚威刑,而修政教,使之有農桑之業,知廉恥之道,雖賞之不竊矣。故止惡之道在知其本、得其要而已,不嚴刑於彼,而修政於此,是猶患豕牙之利,不制其牙而豶其勢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26卦䷙大畜六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春秋]子夏-第26卦䷙大畜六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