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言六四近光之盛,而示人以從王之義也。賓,言為王者所賓禮也。
周公繫觀四爻曰:六四于中正為觀之九五最為切近,凡大君之盛德,發而為邦國之光者,身得親炙其休,有觀光之象焉。夫遭逢聖明,此固一時遇合之盛。而凡豪傑之士,爭自奮興之會也。當斯時也,宜何如哉?已仕者,則利於朝覲以膺賓禮之隆;未仕者,則利於仕進以應賓興之典。皆思乘時委贄,而致身恐後矣,何其隆乎。
孔子釋四象曰:六四謂之觀光者,豈枉道以求合哉?亦尚乎人君賓賢之禮而已。蓋君子孰無効用之心,惟在上者無下賢之風,故在下者高不見之節耳。今九五以賓禮接天下之賢,則無論在朝在野,皆感慕興起,孰肯自外于折節之盛者哉!
按:古者諸侯入為卿士,或朝宗覲見于王,王以賓禮接之。既享以訓恭儉,又燕以示慈惠。故《蓼蕭》之詩曰:「既見君子,為龍為光。」此所以待已仕者也。鄉大夫以三物教萬民,而賓興之;獻賢能之書于王,王拜受之;論定,然後官之。此所以待未仕者也,而皆有賓之義焉。可見人君未有不以禮而能致天下之賢者,若徒以富貴爵祿,頤指氣使當世之士,則所得皆貪冒無恥,尸素保位之人矣。君子其肯為我用乎?
【今注】
鄉大夫以三物教萬民:三物,指六德、六行,及六藝。《周禮》大司徒:「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。一曰六德,知、仁、聖、義、忠、和;二曰六行,孝、友、睦、婣、任、恤;三曰六藝,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。」
獻賢能之書于王,王拜受之:同上,為《周禮》記載的「鄉大夫之職」。
論定然後官之:《禮記》‧王制》:「司馬辨論官材,論進士之賢者,以告於王,而定其論。論定,然後官之。任官,然後爵之。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20卦䷓观卦六四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20卦䷓观卦六四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