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《象傳》,是言君子法臨之道,而克盡教養之功也。教思容保,皆臨下之事。教思无窮者,兌也;容保无疆者,坤也。
孔子釋臨象曰:兌下坤上,是澤上有地而地臨于澤,有臨之象,君子觀此而得居上臨下之道焉。臨下不可無教,而教思有窮非教之至也,君子於是設之庠序。未已也,而申之孝弟,尤諄諄焉,為之輔翼。未已也,而加之振德,尤亹亹焉。其教人之心,無所不盡,不與兌澤同其深乎?臨下不可無養,而容保有限,非養之至也,君子於是澤及畿甸。未已也,外而海隅亦弗遺焉,惠我四方。未已也,遠而要荒,亦勿棄焉。其養人之心,無有弗届,不與坤地同其廣乎?如是則教施而無一人不安其性,養周而無一人不遂其生。作君作師之道,盡此矣。
按:彖言君子臨逼小人,而象以教民養民為言者,蓋小人之害民,不啻蟊賊之害稼。君子欲逼而去之,皆為斯民計也。故聖人養賢以及萬民,而蕭何則云養民以致賢人。言在上能盡教養之道,則在下之賢人必多。世皆君子而無小人,道其可以大行矣。不可以証《彖》、《象》相發之旨乎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蔡渊-第19卦䷒临卦•象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19卦䷒临卦•象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