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穎達疏《正義》曰:「臨剛浸而長說而順」者,此釋卦義也。凡諸卦之例,說而順之,下應以臨字結之。此无臨字者,以其剛中而應,亦是臨義,故不得於剛中之上而加臨也。「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,天之道」者,天道以剛居中而下與地相應,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,故《乾卦》元亨利貞。今此《臨》卦,其義亦然,故云天之道也。
「至于八月有凶,消不久也」者,證有凶之義,以其陽道既消,不可常久,故有凶也。但復卦一陽始復,剛性尚微,又不得其中,故未有元亨利貞。泰卦三陽之時,三陽在下,而成乾體,乾下坤上,象天降下,地升上,上下通泰,物通則失正,故不具四德。唯此卦二陽浸長,陽浸壯大,特得稱臨,所以四德具也。然陽長之卦,每皆應「八月有凶」。但此卦名臨,是盛大之義,故於此卦特戒之耳。若以類言之,則陽長之卦,至其終末皆有凶也。
上一章节
[曹魏]王弼-第19卦䷒临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19卦䷒临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