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甲三日,後甲三日。
《子夏傳》云:先甲三日者,辛、壬、癸也。後甲三日者,乙、丙、丁也。
【靠右】---(唐)李鼎祚撰《周易集解》卷五蠱卦
蠱,文皿蟲也。風過山也。時之蠱,而事繫之,不可以無制作也。剛升而上,柔來而下,剛柔兩得其情,大通而柔伏也。巽而上,無違迕也。故可以造治制作,而無難也。古之為治者,以質文相變也。弊而更之之謂也。以質治者,寛而任人,親而不尊,其弊也,野而不近,縱而難禁,故因其弊而反之以文。以文治者,檢而有度,尊而不親,其弊也,煩而多賊,近而無實,因其弊而更之以質。質文更代,終則有始。如寒暑之謝也。甲者,制事之首也。夫立制者,必先究前弊之由,察其中,要其終。故先三日,以原之,然後更之,今及其先,乃及其後。後甲三日之正,故能合其時,而當於人心也。殷因於夏,周因於殷,故為之改命,創制天下法也。
上一章节
[东吴]虞翻-第18卦䷑蛊卦•卦辞全文详解
下一章节
[东汉]馬融-第18卦䷑蛊卦•卦辞全文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