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戒為臣者,不可以權勢上陵,而惟當盡誠正之道也。在道,以理自守。明,明哲也。
周公繫隨四爻曰:九四以陽剛之才,處近君之地,是其德之盛,位之隆,而奮然大有為於天下,亦何所圖而不成,故隨而有獲也。然四以人臣建不賞之功,挾震主之勢,駸駸上陵於五,雖其所行,咸出於正,而疑忌之端,決不能免凶,可知矣。處此者,宜何如?必也内焉殫忠君愛國之孚誠,而無一念之敢欺;外焉盡奉公守法之常道,而無一事之敢僭。以是明哲居之,則此心光明洞達,君嘉其讓而安於上,民服其謙而安於下矣,何咎之有。
孔子釋四象曰:四既隨而有獲,則逼上之患易生。以理言之,必得凶也。其所以能有孚而在道者,由其心實明哲,知危疑之地,處之甚難,競競焉積誠以事君,秉道以律己,所以能有保身之功也。不然,其何以全上下之交歟。自古人臣,寵利最為難居。惟當竭其誠敬,而以成敗榮辱聽之於天,區區挾智任數,以求苟免,詎有幸乎。周公之恐懼居東,王莽之謙恭下士,同一卑退,而一誠一偽,較若天淵。禍福相去,亦甚懸絶。居鼎鉉之任者,其當惕然於有孚之戒矣。
【今注】
鼎鉉之任:賢臣輔佐君王的重責大任。鼎象徵的是君權,鉉則是移鼎的工具。鼎卦六五「鼎黃耳金鉉」,上九「鼎玉鉉」。鼎必須靠耳來移動,鉉為移動鼎的橫桿。帛書《二三子》引子曰:「鼎之遷也,不自往,必人舉之。大人之貞也,鼎之舉也,不以亓止(足)。」「明君立正,賢輔鉉之,將何為而不利?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17卦䷐随卦九四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17卦䷐随卦九四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