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者心動而悚然也,震來而恐此致福之道也。「後」謂既震之後,「有則」謂有法則。既震之後,敬畏如此,可以為法則也。《論語》云:迅雷風烈必變。蓋古人敬天之威,出於中心之誠,非偽也。「驚遠」謂聞其聲而變動乎其外,「懼邇」謂見其威而戰栗乎其中。遠謂卦之外體,邇謂卦之內體,內體外體皆震,故有遠邇驚懼之象。以人事言之,遠為一國,近為一家。遠在百理,近在一身。由遠及近,因其驚而為之恐懼修省,故曰「震驚百里」,驚遠而懼邇也。古者主祭必以嫡子之長,震為長子,故言祭主,為震之長子者,能常存敬畏之心,不間乎遠近,則出而可保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祀之主,故曰「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」。「出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」即解「不喪匕鬯」四字。郭京與伊川程子皆云脫「不喪匕鬯」一句。
上一章节
[唐]孔颖达-第51卦䷲震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南宋]朱熹-第51卦䷲震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