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一爻是美人君以虛中之德下賢也。五於象為耳,而有中德,故云黃耳。金,堅剛之物。鉉,謂貫耳以舉鼎者。
周公繫鼎五爻曰:六五虛中而應九二之堅剛,是純德之君,而又得賢臣以助之。明良喜起,猶鼎黃耳而貫之以金鉉也。正位凝命,不待言矣。然必任賢之誠,始終勿移,以底於貞固焉。斯賢者樂為効用,而鼎器之重,可賴之以共舉矣。
孔子釋五象曰:君必得臣以建功,臣必得君以弘化。五之取象於黃耳者,以六五有虛中之實德,故能忘己以任賢,非矯飾於外而為之也。
按:天下重器,非得人不可共濟。古之聖主,一心用賢以致泰交之盛治者,非有他術也。惟其中之虛而任之誠耳。蓋虛則無予知自矜之失,而賢者得以盡其才,誠則無奸邪雜進之虞,而賢者得以久其位。《書》曰:「任賢勿貳,去邪勿疑。」《詩》曰:「中心好之,曷飲食之。」其虛與誠之謂歟!
【今注】
予知自矜:自以為聰明而驕傲,自侍聰明。《中庸》子曰:「人皆曰予知,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,而莫之知辟也。人皆曰予知,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。」知,音智。
任賢勿貳,去邪勿疑:任用賢人不可有貳心,去除邪惡應當勢在必行,不用懷疑。語出《尚書‧大禹謨》。
中心好之,曷飲食之:語出《詩經‧唐風‧有杕之杜》,這首詩在諷刺晉武公「寡特」(孤立而專斷)而不求賢:「有杕之杜,生于道左。彼君子兮,噬肯適我。中心好之,曷飲食之。有杕之杜,生于道周。彼君子兮,噬肯來遊。中心好之,曷飲食之。」
上一章节
[南宋]俞琰-第50卦䷱鼎卦六五•爻辞详解
下一章节
[清]傅恒-第50卦䷱鼎卦六五•爻辞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