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火相會,其氣必革。澤中有火,革之時也。其在地則溫泉是巳,君子觀澤中有火,則知日月坎離有交會之道。日,火也,月,水也。冬至日起,牽牛一度右行而周十二次,盡斗二十六度則復還。牽牛之一度而曆更端矣。牽牛者,星紀也,水之位也。日月交會于此,澤中有火之象也。曆更端者,革也。昔者黃帝迎日推策始作調曆,閱世十一,歷年五千而更七曆。至漢造曆歲,在甲子乃十一月。冬至甲子朔為入曆之始,是時日月如合璧,復會于牽牛,距上元太初十四萬三千一百二十七歲,蓋日月盈縮與天錯行積久閏差。君子必修治其曆以明四時之正,所謂四時之正者,冬至日月必會于牽牛之一度,而弦望晦朔分至啟閉,皆得其正矣。日月不會者,司曆之過也。震嘗問曆於郭忠孝曰:古曆起於牽牛一度,沈括謂今宿於斗六度謂之歲差,何也?曰:久則必差,差久必復於牽牛,牽牛一度者,乃上元太初起曆之元也。
上一章节
[南宋]杨万里-第49卦䷰革卦•象传详解
下一章节
[曹魏]王弼-第49卦䷰革卦•象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