彖曰: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
澤火相滅息,又二女志不相得,故為革。息為止息,又為生息。物止而後有生,故為生義。革之相息,謂止息也。
巳日乃孚,革而信之。
事之變革,人心豈能便信?必終日而後孚。在上者於改為之際,當祥告申令,至於巳日,使人信之。人心不信,雖強之行,不能成也。先王政令,人心始以為疑者有矣,然其久也必信。終不孚而成善治者,未之有也。
文明以說,大亨以正,革而當,其悔乃亡。
以卦才言革之道也。離為文明,兌為說。文明則理无不盡,事无不察:說則人心和順。革而能照察事理,和順人心,可致大亨,而得貞正。如是,變革得其至當,故悔亡也。天下之事,革之不得其道,則反致弊害,故革有悔之道。惟革之至當,則新舊之悔皆亡也。
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。革之時大矣哉!
推革之道,極乎天地變易,時運終始也。天地陰陽推遷改易而成四時,萬物於是生長成終,各得其宜,革而後四時成也。時運既終,必有革而新之者。王者之興,受命於天,故易世謂之革命。湯武之王,上順天命,下應人心,順乎天而應乎人也。天道變改,世故遷易,革之至大也,故讚之曰,革之時大矣哉!
上一章节
[宋]李舜臣-第49卦䷰革卦•彖传详解
下一章节
[元]胡炳文-第49卦䷰革卦•彖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