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:《周易集解》又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
依据版本:粤雅堂丛书
作者:清.孙星衍
此书成于嘉庆三年(1798)。自序称,自王弼以老庄之学注《易》,古学失传;自唐用王弼注本作《正义》,而古注散伙,郑玄《易》学遂微。唐代李鼎祚集子夏以下传注.名曰 《周易集解》。而汉魏易说,时时见于古书传注以及史微《周易口诀义》中。因以李氏《周易集解》合于王弼注本,又采集书传所载马融、郑康成诸人之注,及《周易口诀义》中古注,附于具后。凡《说文》、《释文》所引经文,异字异音,附见本文,命曰《周易集解》。务使汉人师说,不致淹没。书中称“解”者,指李鼎祚所辑;称“注”者,指王弼所注,称“集解”者,则出于个人自采。对于魏伯阳《参同契》、伪关朗《易传》、宋陈搏所集伪《子华子》戴九履一,河图之学-先天太极之说,皆不采取。以为来人言《易》,繁而寡要;称杨惠栋所作《周易述》、《易例》,《易汉学》诸书,实出于唐宋诸儒之上。
唐李鼎祚撰有《周易集解》一书,收录汉魏三十几位易学大家的注解,不只保留了汉易的大略,也是研究汉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。
孙星衍则在李鼎祚的基础上另撰《周易集解》,原书将其所收录的注解与李鼎祚集解和王弼注并列。本电子书所收录的粤雅堂丛书本则只撷取孙星衍自己的集解,另成一书,名《孙氏周易集解》。因此,若欲观原书,只需将此本和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以及王弼注合在一起即可。
孙星衍字渊如,号季逑,阳湖人,乾隆五十二年进士第二名。跋云:「既壮,折节读书,习篆籀古文声音训故之学。」先生也是清代著名藏书家、金石家,精经史及文字训诂之学。
注:缺失以下内容:附錄一 孫氏傳略
附錄二 著錄版本
附錄三 提要序跋
附錄四 孫氏易學考辨
[明]胡广等奉敕纂《周易传义大全》介绍 〖周易大全〗二十四卷。明胡广(1370—1418)等奉敕纂。胡广字光大,号晃魔,江西吉水人。建文二年(1400)举进士第...
《周易辨画》清连斗山撰。四十卷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此书释《易》,专就卦画为之详辨,虽或不免附会之失,然亦颇有揭明精理之处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书大旨,谓一卦...
古籍简介 《子夏易传》,作者卜子夏。《子夏易传》一为二卷,一为十一卷。旧本题卜子夏(前507一?)所撰。序:子夏姓卜名商,春秋末晋国温(今河南温县)人,孔子的学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程氏易传 底本出处: 钦定四库全书 作品别名: 周易程氏传、伊川易传 参校版本: 作者: 北宋程颐 初次点校: 未点校 创作年代...
底本: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第35册•經部29•易类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启壬戌进士。崇祯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作品信息 点校状况 作品名称: 周易集解 底本出处: 网络通行版本 作品别名: 无 参校版本: 四库全书 作者: 唐李鼎祚 初次点校: 简校 创作年代: 不祥...
《周易象辞》·二十一卷、附《寻门馀论》·二卷、《图书辨惑》·一卷(浙江巡抚采进本)四库提要国朝黄宗炎撰。宗炎字晦木,馀姚人。宗羲之弟也。其说《易》力辟陈抟之学。...
《周易集说》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和《四库全书》中。四 库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经说》《象辞说》《彖传 说》《爻...
元代董真卿(生卒年不详)解说《周易》的著作。15卷。以程、朱《易》说为主,汇集诸家之说,并附以自己的心得见解。全书包括4部分:①《经传》,编次伏羲、文王、周公之...
《周易本义通释》为对易经的注释书。元胡炳文撰。12卷,书前有延祐丙辰(1316)自序。此书据朱熹《周易本义》,折衷是正,并采诸家《易》解,互相发明,初名《精义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