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清]孙奇逢著《读易大旨》全文PDF下载

[清]孙奇逢著《读易大旨》全文PDF下载

分类:易经注解 | 作者:创始人 | 收藏:0 | 评论:0 | 人气:0

点校底版:文渊阁四库全书

书籍摘要:〖读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孙奇逢(约1584-约1675)著。奇逢字启泰,号钟元,世称夏峰先生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万历举人,不满明末吏治之腐败,与东林党人交往密切,强烈抨击魏忠贤...

x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图书目录111
222

书刊介绍

[清]孫奇逢撰《讀易大旨》书籍介绍

〖读易大旨〗五卷。清孙奇逢(约1584-约1675)著。奇逢字启泰,号钟元,世称夏峰先生,直隶容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万历举人,不满明末吏治之腐败,与东林党人交往密切,强烈抨击魏忠贤之流。入清后,与李颙、黄宗羲齐名,并称“清初三大儒”,朝廷屡征不仕。后因家乡被圈地,乃与弟子躬耕于夏峰。治学宗陆、王,亦信仰程、朱,力图调和二说,对清初理学影响很大。著有《理学传心纂要》《四书近指》《书经近指》等。是书乃其入清后流寓河南时所作。前有自《序》云:“至苏门始学《易》,年老才尽,偶据见之所及,撮其体要,以示门人子弟,原非逐句逐字作解,故曰《大旨》。观其所成,皆为读《易》心得,录示门人之语。其说不显攻图书,亦无一字及图书,惟以“象传”通一卦之旨,以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,皆切近人事,发明义理。凡所训释,皆先列己说,后附旧训。其平生之学,工在实用,故所言皆关法戒。其门人耿极为之校订,其曾孙耿用正别辑其散见他书中论《易》之语五条,汇列卷首,题曰“义例”,《跋》称“原本序文、凡例皆缺,故以是补亡”。末附《兼山堂问答》,及《与李□论易》之语,别为一卷。□乃其学《易》、之师。有《孙夏逢金集》本,入《四库全书》。 “桃庄、老之玄虚,阐程未之义理。凡吉凶、悔吝、进退、存亡,足为人事之鉴者,多所发明,得圣人示戒之旨”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著录张献冀《易》学著作凡5种、惟《读易韵考》注曰“存”,其他均注曰“未见”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搜采遗编,仅得其《读易韵考》及此书。《读易韵考》错误较多,馆臣将其列入《存目》,此书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 -1600)著。潘士藻字去华,号雪松,江西婺源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历官御史,谪广东布政司照磨,寻擢南京吏部主事,再迁尚宝卿。著有《□然堂遗集》等。《明史》卷二百三十四《李沂传》后有附传。焦□序称潘氏刳心孔孟之学,晚独研精于《易》,仰思有得,时时私草其事绪正之,每就一章,未尝不津津有昧。后尽取诸家参究之,博考前闻,精思其义,加以折衷,补不足,表末明,著成此书。凡上、下经十卷,卷十一至十四为《系辞》,卷十五为《说卦》,卷十六为《序卦》,卷十七为《杂卦》。每条先列经传原文,然后加“述曰”二字阐发己意,再采缀诸儒之说于后。其所采旧说惟宋房审权《周易义海》、唐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二书。大旨主于义理,故所取以《义海》为多,而《集解》所载如虞翻、干宝诸家关于象数者,皆置而不录。是以《义海》为主,而以《集解》为辅。据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考证,其所采《义海》,亦非房审权《义海》原本,因为原本《义海》一百卷早佚,后来只有宋人李衡《周易义海撮要》十五卷本而已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 -1159)撰。光字泰发,浙江上虞人,崇宁进士,从师刘安世,除太常博士,迁司封,后因指斥士大夫□成风,被贬阳朔县。高宗时累吏部尚书,参知政事。所论皆根本大计,以忤秦桧,复遭罢免,谪至岭南,卒谥庄简,撰《庄简集》。光被贬谪岭南后,即专心致《易》,自号读易老人,后将其所得,撰成此书。作者一生几次遭贬,故在其所著中,将当世之治乱、一身之进退尽熔于说解内并且,对经义的理解亦颇有新见,认为易之为书,以明人事为本,些学者拘泥于象数之学,不能学以致用,几乎将《易》学变成了无用之学。所有这些,都是他撰写本书立论为解的主要理论根据,如解“坤卦”六四:大臣以道事君,如果君有失德,大臣又不能深,朝有弊政而大臣却不能言,则这样的大臣就是“冒宠窃位”,悖离了“圣人垂训之义”;“否卦”初六指出,小人一但遭到退黜,多疾恨君主,而君子则不然,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对待,亦始终不忘君恩;解“蛊卦”初六,作者认为,天下蛊坏,必须有善继之子才能堪任大事,否则,就不足以振兴,并举例说明:周宣王承继幽王之后,修车马,备器械,重会诸侯于东都,最后才完成中兴之功。安禄山之乱,明皇退走巴蜀,肃宗即位,灵武以复两京,这就是有善继之子的结果。总之,作者每解一卦。都要因事抒忠,依经立义;凡卦爻之辞,皆即君臣立言,证以史事,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对奸横当道、误国误民的极度愤怒之情。孪氏解《易》,在宋儒中独树一帜,这虽然与他的经历有关,但却开创了《易》学研究的新局面,对后世有相当的影响。自明代开始,传本散恢,故朱彝尊《经义考》亦未及见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,馆臣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,但“豫”,、“随”、“无妄”、“睽蹇”、“中孚”六卦已佚,但“晋”六三以下,“复”及“大富”二卦不缺,唯解说之辞,“复”卦缺大象及后四爻,“畜”卦则一字不存,《系辞传》以下亦无解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题为《易传》,各家书目记载书名亦颇不统一,或作《读易老人解说》,或作《读易详说》,但十卷之数却记载并同,《永乐大典》及《四库全书》均题为《读易详说》,此为通名,故从其说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传世。

[清]孫奇逢撰《讀易大旨》作者简介

孙奇逢(1584—1675年)明末清初理学大家。字启泰,号钟元,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,从者甚众,世称夏峰先生。

顺治元年(1644年)明朝灭亡后,清廷屡召不仕,人称孙征君。与李颙、黄宗羲齐名,合称明末清初三大儒。

孙奇逢一生著述颇丰,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:《理学宗传》、《圣学录》、《北学编》、《洛学编》、《四书近指》、《读易大旨》五卷、《书经近指》。

[清]孫奇逢撰《讀易大旨》四库提要

【臣】等謹案:

讀易大旨五卷,國朝孫奇逢撰。奇逢字啟泰,號鍾元,又號夏峯,容城人,前明萬歷庚子舉人。

國初移居河南蘇門山,聚徒講學以終。是書即在河南所作。自云至蘇門始學易,年老才盡,偶據見之所及,撮其體要,以示門人子弟,原非逐句逐字作解,故曰大旨。門人耿極為之校訂,末附兼山堂問答及與三無道人李崶論易之語,别為一卷。崶,雄縣人,奇逢所從學易者也。奇逢說易,不顯攻圖、書,亦無一字及圖、書大意。發揮義理,切近人事,以象傳通一卦之旨,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義。凡所訓釋,先列已說,而後附以諸說。其平生之學,主於實用,故所言皆關法戒,固非鉤奇偶,繪畫黑白,使聖人垂教之書,化為星圖、奕譜、象表、經者所可彷彿也。

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。

[清]孫奇逢撰《讀易大旨》点校说明
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
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

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39册•經部33•易类

相关推荐
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