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御纂周易折中》凡二十三卷,此书共计23卷,正文22卷,卷首1卷,由清康熙皇帝下诏编纂、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、四十九名翰林进士等参与编纂的一部易学全书。因是清康熙皇帝参与编写关于《周易》的书籍,所以称作“御纂”。
《折中》一书,由康熙所制序文介绍,乃“越二寒暑而告成”于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春。可知此书之作始于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。由书前开列的“职名”看,参与此书校对、分修、缮写、监造的“诸臣名单”尚有四十九人之多,这样连同总裁李光地共五十人,此数大概取“大衍之数五十”之旨。由书前之“引用姓氏”考之,《折中》一书所引用先儒者,计汉有一十八家,晋三家,齐一家,北魏一家,隋一家,唐一十一家,宋九十八家,金二家,元二十二家,明六十一家,共计达二百一十八家名家易说之大成。并以“集说”“按语”“总论”等形式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详加考订,遍采诸家大儒之说,阐幽发微,“折中”众家之说,提出新的见解。问世以来,即成为学习《周易》的必备文献和重要工具书。
康熙皇帝于经史子集无所不学,尤其于六经为著。康熙皇帝经常与大臣探讨《周易》体例问题:
至尊(指康熙皇帝)读书,都在最上一层着意,信是天亶睿智。一日谕地(指李光地)云:“《易经》逐爻说吉凶,不知道他的根,甚疑惑。如《鼎卦》四爻,为甚么断他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’,还是他自己有应得之罪?还是天地间有此事,硬派在这一爻上?”地奏云:“据臣愚见,《大易》三百八十四爻,都是圣人逐爻比校过,才下断语。《鼎》四之辞,是他自取,不是硬派的。”曰:“如何是他自取?”奏曰:“《鼎卦》初六是鼎趾,二三四是鼎腹,四居鼎腹之上,实既满盈,便有倾覆之理。又《易》有义例,五位君也,四近君之位,故曰‘多惧’。四宜柔不宜刚,五宜刚不宜柔。四爻以刚承柔,率多凶惧。他已犯此例,又下应初爻。初在下,宜刚不宜柔,如特立独行,贤人在下之象。四宜柔,如大臣虚己下贤之象。今大臣刚,而在下者柔,如所信任者,乃阴邪之小人,他又犯此例。初乃鼎趾也,故曰‘折足’。鼎有实而折足,鼎中之所有必覆矣,故曰‘覆公餗,其形渥’。”奏讫,大蒙嘉悦。因曰:“由此看来,《易经》通有义例。”《折中》内有《义例》一册,从此起也。(李光地《榕村语录·卷九·周易二》)
康熙皇帝说“《易经》通有义例”,承认《周易》有象辞公理体系。
李光地总结说:
看《易》要见得这几画,何以系这个名,何以系这几句辞,有断断不可改移者。即使这名辞都泯然无存,只剩这几画,再有圣人出,毕竟还是这样系方得。
说《易》赖有《传》、《义》,然尚有未尽处。如每卦名,虽圣人另取一名亦可,但当初既立此名,定有必须名之义。又六爻皆从卦系辞,故曰:“知者观其《彖辞》,则思过半。”把卦爻看得各自成义,便不融洽。又系得初爻,余爻便可一笔写下,故曰:“初辞拟之,卒成之终。”(李光地《榕村语录·卷九·周易一》)
康熙皇帝、李光地研究《周易》若此,那么参与编纂《周易折中》的四十九子水平如何呢?
这里以胡煦为例。胡煦(1655-1736年),字沧晓,号紫弦,河南光山人。自幼勤奋好学,博览群书,善写文章。常潜心钻研《周易》,造诣颇深。他在《易》学上积累四十余年精力,代表作是《周易函书》(原有118卷190万字,今存52卷120万字)。圣祖(康熙)闻煦通易理,召对乾清宫,问河、洛理数及卦爻中疑义。煦绘图进讲,圣祖赏之,曰:“真苦心读书人也。”(《清史稿》载)。康熙命胡煦与大学士李光地共论《易》,光地无以难之。胡煦的“体卦主爻说”彻底推翻了“卦变说”,破译和还原了《彖传》断卦的本义,牟宗三因而盛赞胡煦之发现“古所未有”,易学界连绵两千年的“卦变说”悖论于是冰消瓦解。
《易原就正》书籍介绍 《易原就正》十二卷。清包仪著。仪字羽修,邢台(今属河北)人。顺治间拔贡生。其自序称:”早年闻有《皇极经世》,而无由求得其书。自顺治辛卯(八...
【初次点校】:丁不二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【点校底本】:《钦定四库全书》第53册•經部47•易类四库提要国朝赵继序撰。继序号易门,休宁人。乾隆辛酉举人。其书以象数言...
易经蒙引,明蔡清撰。清字介夫,号虚斋,晋江人。成化甲辰进士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是书专以发明朱子《本义》为主,故其体例以《本义》与《经》...
[清]张英著《易经衷论》书籍介绍 〖易经衷论〗二卷。清张英(1637-1708)著。英字敦复,江南桐城(今属安徽)人。康熙进士,十六年设南书房,他首中入选,一时...
清朝程廷祚撰。廷祚字绵庄,号青溪,上元人。是编因桐城方苞《绪论》,以六条编纂诸家之说。一曰正义,诸说当於《经》义者也。二曰辨正,订异同也。三曰通论,谓所论在此而...
易翼述信清王又朴撰。十二卷。《诗礼堂全集》本。此书解《易》,专主《十翼》之义,而兼采诸家之论以为说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指出:“是编经传次序,悉依王弼旧本,而冠以读...
底本:文渊阁《四库全书》第35册•經部29•易类《易象正》·十六卷(福建巡抚采进本)明黄道周撰。道周字幼元,一字螭若,漳浦人。天启壬戌进士。崇祯中官至少詹事。明...
[清]張次仲撰《周易玩辭困學記》书籍介绍 〖周易玩辞困学记〗十五卷。明张次仲(1589—?)撰。次仲字元□,号侍轩,一号钝庵,浙江海宁人。天启元年(1621)举...
《周易集说》为宋末元初道士俞琰撰。收入《通志堂经解》和《四库全书》中。四 库本共四十卷,通志堂本则分为十三卷。其中包括《周易上下经说》《象辞说》《彖传 说》《爻...
《周易经传集解》南宋林栗撰,三十六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林栗以《周易经传集解》传世,其易学观具有汉宋兼采的特色。象数的运用,虽为其易学的重要特色,但义理思想仍为主...